钟正云摘下口罩,晒得黝黑的脸上落了许多细碎的麦茬,靠在椅背上稍事休息,等妻子跟主人家商量完毕,再开着收割机,赶往下一块丰收的麦田。
这是近期在关中平原丰收的麦田里常见的情景,他们是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夏收的农机手。夫妻、家人或朋友搭伴,一辆卡车,一台收割机,带着简单的行李,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他们将根据全国农作物成熟的不同时间而迁移,追赶着各地的“丰收季”,为家里挣来一份不错的收入。
“我是从四川凉山州来的,是第六年来这边收麦子了,往年行情好的话能跑十来万公里,跨三四个省,能赚十几万元呢,今年收成应该也不错。”钟正云对记者说。
来自四川的农机手钟正云正在驾驶收割机收麦。 (新华社记者吴鸿波 摄)
陕西省潼关县地处关中平原最东端,每年这里都是关中地区小麦成熟最早的地方,也是农机手跨区进入陕西收麦的第一站。今年潼关县聚集了近30名像钟正云这样的农机手,他们被称为“新麦客”,追随着农作物成熟的脚步,与收获的时令赛跑。
潼关县的跨区作业服务站设在县城边缘的一个加油站旁,一到晚上,农机手从各地返回这里,将载着收割机的卡车停在路边,或自己动手做一顿简单的晚饭,或三两成群去县城饱餐一顿。晚上就睡在卡车的驾驶室里。
“一路吃住在车里,辛苦是肯定的,但这一趟下来全家一年的生计就有了,两个小孩分别上高中和大学的费用都有了着落,这是值得的。”来自广西的农机手潘知良说。他跟同村的朋友一块从广西南宁出发,在四川、陕西收完后,再回到广西收水稻,“我2017年开始跨区收小麦,机器都换第三辆了,每年平均能赚10万元左右。”
记者走访发现,在农闲时节,多数农机手都以种地、外出打零工为生,但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靠每年的麦收季。根据国家政策,购买农机有数万元不等的补贴,因此,农机手成为新型农民更为青睐的职业。
26岁的胡翔今年已经是第五年来陕西收麦,在他的老家四川凉山州冕宁县,同村有20多台农机今年都加入“迁移大军”,“很多都是跟我差不多的‘90后’,陕西收完后,我们可能再去往甘肃平凉,一天能赚一千块左右。”
来自四川的农机手胡翔正在驾驶收割机收麦。(新华社记者吴鸿波 摄)
陕西省蒲城、大荔等地的农机手每年也会跨区到河南收麦,潼关县每年会举办农机驾驶的免费培训。“近两年,随着农机具越来越智能化,农机手的年龄也趋于年轻化。”潼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负责人贠裕东说。
据统计,陕西省投入“三夏”机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达2.8万多台,为了服务跨区作业的农机手,确保各地有机可用,颗粒归仓,各地除了常规设立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、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点外,在油料保障、应急救援等方面也采取了多项举措。
咸阳、宝鸡等地与石油公司达成合作,为农机手设立加油绿色通道并给予一定优惠,甚至配备流动加油车,送油到田间地头。三原、乾县、武功、长武等地分别成立了区域农机应急救援中心和救援突击队,跨区作业的农机手遇到机具损坏、零配件更换等紧急情况,能确保及时送维修送配件到田间地头,保障抢收抢种工作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