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门三学士如天如日如月,四海五大家无左无右无前”。5月25日,再次走进郏县“三苏”廉政文化教育基地,入口处的楹联石刻把观光游客的思绪拉回至千年之前。
走进园内,道路两侧的碑林石刻、廉政佳句、清廉故事,更见证了苏轼跌宕的人生经历、深邃的哲学思想、卓越的政治实践、辉煌的文学成就,让参观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。
抓实廉洁文化阵地建设,促进文旅结合、文教结合是郏县纪委监委推动廉政教育基地活起来的重要抓手之一。
郏县纪委监委把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“三不”的基础性工程来抓,做实做强“清廉郏县”廉洁文化品牌,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内涵,大力推进基层廉洁文化建设,提档升级一批基层廉洁文化阵地,深入挖掘一批历史廉吏故事,重点推出一批特色廉洁文化精品,同时充分发挥其教育治本功能,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基层治理实践。
“对于基层来说,将廉洁文化元素主动渗透和融入到文艺作品创作中,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增强党员干部‘不想腐’的思想自觉,是抓实廉洁教育有形有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。”该县纪委常委、监委委员程丛锋介绍。
“爸爸单位当领导,清正廉洁少不了;爸爸说是爷爷教,为官清廉最是好;娃娃当成传家宝,听了之后立志向:长大要当为民官,廉字永远记心间……”在该县举办的“‘廉’动你我 从‘家’出发”清廉家风主题课上,一首通俗易懂、扣人心弦的原创童谣《传家宝》,润物无声地教育和影响着在场干部和干部家属。“我们统筹宣传、文化、教育、文史等部门各展所长,目前已形成廉洁文艺作品创作分工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。”该县纪委副书记、监委副主任姬建民表示。
为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该县建立“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纪委组织协调、部门各负其责、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”的廉洁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立足“唱小戏、扬大廉”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清廉故事。郏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作用,利用当地豫剧、快板书、河南坠子等传统表现形式,创作了《村官罢宴》《月亮湾》《园丁遗恨》等清廉剧目,让廉洁文化作品登舞台、进村居,让廉的理念接地气、入人心。
郏县是千年古县,文化之乡。享有中国诗歌之乡、中国书法之乡等6项“国”字号荣誉。近日,在该县所辖冢头镇李渡口村,村监委会主任李廷元忙着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解说着“中原第一莲花”的由来。
这是“清风之旅”旅游线路上常见的场景。郏县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部署,结合“全域景观化、旅游产业化”导向,把廉洁文化与景点打造、乡村旅游相融合,建设了14处主题鲜明的廉洁教育阵地,同时串点成线、以线带面、集成展示,构建起资源共享、功能互补、区块呼应、整体联动的廉洁文化示范圈和示范带,让党员干部在曹沟豫西革命抗日纪念馆赓续精神血脉、感悟初心使命,在一代谋圣张良故里体悟以德齐家、以廉保家的人生哲理,在三苏廉政教育基地领悟文坛巨星的宦海沉浮、廉政惠民……
“我们将持续用好清廉资源,建好清廉阵地,讲好清廉故事,真正让清廉文化建设融入日常、抓在平常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心修身、清廉自守,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。”郏县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程明星说。